文章题目:Effects of nighttime warming and nitrogen addition on phytoplankton biomass in a submerged macrophytes-dominated freshwater wetland
基本信息: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2025, ISSN 1001-0742, https://doi.org/10.1016/j.jes.2025.03.048
内容简介:
浮游植物作为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参与者,对水体温度和养分含量变化十分敏感。由于浮游植物物种对水温升高以及养分浓度的敏感性不同,气候变暖以及大气氮沉降如何影响浮游植物生物量仍未明确。
基于此,本研究基于“河北雄安白洋淀湿地科学观测研究站”内的全球变化(夜间增温和氮添加)沉水植物群落实验,探讨了夜间增温和氮添加对湿地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和生物量的影响及其生态学机制。结果表明,夜间增温和氮添加均不影响浮游植物多样性。夜间增温使蓝藻相对丰度增加,而硅藻相对丰度减少,使得年际尺度上的浮游植物生物量没有影响。另一原因是秋季和春季浮游植物生物量对夜间增温的正负响应相互抵消。氮添加通过增加水体养分可利用性,并抑制沉水植物生长,提高浮游植物生物量。本研究揭示了淡水湖泊湿地浮游植物群落动态对夜间增温和氮沉降的响应及其机理,可为湖泊湿地管理和应对未来气候变化策略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该成果以“Effects of nighttime warming and nitrogen addition on phytoplankton biomass in a submerged macrophytes-dominated freshwater wetland”为题发表于《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环境科学与生态学JCR Q1)。全球变化生态学实验室2022级硕士研究生吕亚孺为论文第一作者,冯佳胤研究员为论文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河北省教育厅科技项目(QN2023028),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C2022201042)和河北大学高层次人才科研资助项目(521000981405和521000981186)的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