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科研动态
科研动态

实验室硕士研究生在《Marine Pollution Bulletin》发表最新研究成果

添加时间:2025-05-15 20:32:27   浏览次数: 次    【 】   打印   关闭窗口

 文章题目:Different responses of phytoplankton taxa to water N and P inputs in a freshwater wetland: A mesocosm study
基本信息:Marine Pollution Bulletin, 2025, 216: 117895. https://doi.org/10.1016/j.marpolbul.2025.117895
内容简介:
浮游植物在湿地碳循环中发挥重要作用,对水体养分含量变化十分敏感。由于浮游植物体型微小,生长速度快,在长期的野外控制实验中,水体富营养化是否以及如何影响浮游生物群落组成和结构仍尚未完全明确。
基于此,本研究依托“河北雄安白洋淀湿地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的模拟水体富营养化实验平台,探究了水体氮、磷输入对以沉水植物为主的淡水湿地中浮游植物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输入显著提高非优势分类群(如隐藻门、金藻门、甲藻门和裸藻门)生物量,主要是由于氮输入促进水绵生长进而增高水温导致。然而,磷输入主要促进优势分类群(如蓝藻门、绿藻门和硅藻门)生物量,这主要归因于磷输入提高水体pH值并降低水体光照强度。此外,在富营养化环境中,浮游植物生物量的增加会促进湿地甲烷排放。这些发现可为控制藻类繁殖、减缓水体富营养化及控制湿地温室效应提供重要见解。
该成果以“Different responses of phytoplankton taxa to water N and P inputs in a freshwater wetland: A mesocosm study”为题发表于《Marine Pollution Bulletin》(海洋与淡水生物学领域JCR前5%)。全球变化生态学实验室2022级硕士研究生马文静为论文第一作者,冯佳胤研究员为论文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河北省教育厅科技项目(QN2023028),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C2022201042)和河北大学高层次人才科研资助项目(521000981405和521000981186)的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