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万师强教授团队在全球变化与碳循环领域取得重大进展,研究成果《A meta-analysis of 1,119 manipulative experiments on terrestrial carbon-cycling responses to global change》在国际顶级期刊《Nature Ecology & Evolution》在线发表。《Nature Ecology & Evolution》是Nature出版集团2017年发行的子刊,其目的在于发布严谨而颇具综合性并代表生态学和进化生物学重大进展的研究论文。2019年影响因子为12.541。
共有来自9个国家(中国、法国、美国、比利时、澳大利亚、新西兰、丹麦、瑞典、瑞士)、39个高校和科研单位的59位学者参与到本研究中,其中30位是全球变化领域的国际权威科学家(见作者团队)。作者团队使用meta-analysis方法整理分析了过去四十年间(1973-2016)全球变化研究领域发表的2,230篇文献,共包含1,119项实验的结果,为全球变化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以及地球系统模型参数化和校准提供了一个宝贵的大型数据库。本研究是迄今为止全球变化研究领域最为全面的一项综合性研究,极具代表性和影响力,全景式地系统展示了过去四十年间科研工作者使用全球变化控制实验都做了哪些工作、通过控制实验研究学习到了什么知识以及未来控制实验应该走向何方!万师强教授团队宋健博士作为本研究论文第一作者耗时五年实施了这一重大研究,万师强教授为通讯作者。河北大学为本文第一单位和通讯单位。
本研究作者团队。
陆地生物圈对全球变化响应的直接定量对于地球系统模型中未来气候变化的预测至关重要。可用于直接定量全球变化影响的控制实验多数仅控制单个全球变化驱动因子(例如,增温、改变降雨格局、大气CO2富集或者氮添加)而不是多个驱动因子,并且这些控制实验主要分布在美国、欧洲及中国的温带区域。增温和大气CO2富集实验中对于温度和大气CO2浓度的控制程度与地球系统模型中预测的未来气候变暖和CO2富集程度相一致。然而,改变降雨量及氮沉降实验所控制降雨及氮添加量远超气候变化预测。本文强调未来预测陆地生态系统碳-气候反馈时,迫切需要检测多项全球变化驱动因子对几种研究较少的生态系统(半干旱生态系统、热带亚热带森林及北极苔原)是否存在着交互影响。
全球变化控制实验分布图(a)。全球变化控制实验对温度、降雨、CO2浓度及氮添加量的控制程度与气候模型预测结果对比(b-e)。
近年来,万师强教授团队围绕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对气候变化响应及其反馈等方面,相继在Nature Geoscience, Ecology Letters, Global Change Biology, New Phytologist等国际顶级及主流期刊上发表论文150余篇,累计被引9100余次。万师强教授目前H指数49,连续6年(2014-2019)入选国际著名出版集团“爱思唯尔(Elsevier)”环境科学领域“中国高被引学者”,显著提升了中国生态学的国际影响力。万师强教授2005年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2009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2011年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014入选首批“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获得者。宋健博士,1989年生,籍贯河南新乡。2008-2018年本科、硕士、博士就读于河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硕博期间主要从事全球变化生态学研究,导师万师强教授。本、硕、博在读期间获得“硕士国家奖学金”、“博士国家奖学金”、“河南省三好学生”、“河南大学侯镜如奖学金”等十几项重要荣誉,并两次获得“河南大学优秀学术成果一等奖”;2020年获得河南省教育厅颁发的“2019年河南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2018年7月以师资博士后加入河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2019年1月聘为教授,继续在万师强教授课题组从事全球变化生态学相关研究。以第一作者在Nature Ecology & Evolution, Ecology Letters等国际顶级及主流期刊发表SCI论文7篇。作为合作作者在Nature Geoscience, Nature Plants, Journal of Ecology, Ecosystems等国际顶级及主流期刊发表SCI论文10篇。
论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59-019-0958-3
文章背后的故事(Behind the paper):https://natureecoevocommunity.nature.com/channels/521-behind-the-paper/posts/52405-global-change-manipulative-experiments-are-developing-rapidly-in-china